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Travel-你好,布里斯本」標籤的文章

旅居周記 Travel Diary|那些我在布里斯本語言學校念書的日子裡

我在最明媚的日子到訪澳洲,很幸運地沒有遇上熱浪… 我愛布里斯本,愛他明媚的藍天、旖旎的春風、布里斯本河岸風光、Casino廣場前的咖啡館…,但這份愛很奢侈,在那裡,不用工作只需要恣意探索,說是換個地方生活,但終究還是旅人,只是放慢了腳步。 朋友驚訝我在澳洲的三個月沒去過雪梨… 「因為我得上課。」我說,三個月的時間太短,沒有夠長的假期可以遠行。 在布里斯本的日子裡,念語言學校讓我少了能長途旅行的機會,卻也讓我有機會遇上來自世界各國的旅人,因為不同的原因而來到這裡… 在這裡,我與日本女孩們一起逛街吃飯,一起在Queen's Day前夕在Casino前排隊等待免費派送的冰淇淋。 「要不要去吃冰淇淋?」某一個中午下課的日子裡,爽朗的日本女孩Yuna這樣問,我計算著這周的生活費還沒超支,欣然地答應的邀約,那時的我還不知道,那幾天在Casino前的廣場都有免費派送的冰淇淋,甚至無須大排長龍就能取得。 我認識的日本女孩大概有兩種類型,來暑期旅行的傳統印象中溫婉甜美的日本系女生與大膽豪邁的歐美系獨旅女子,他們來自同一個國家,性格兩極,但一樣可愛。 在這裡,我第一次見識南美人的熱情,帥氣巴西男孩讓我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臉頰禮。 而法國女孩N在我要離開語言學校的前一天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與吻。 我也曾好奇問過一面之緣的義大利女生,生長在亞洲人夢寐以求的文化與浪漫之國,擁有美景與藝術,是為了什麼讓她們也動身來到澳洲。 「因為義大利的冬天太冷了。」她說,在北方的寒冷冬季裡來到南半球避冬。 "Do you like to travel?" 你喜歡旅行嗎?  某一個周五的上課日,老師臨時起意要我們上街街訪,說聊天是學習語言最好的方式,訪談題目自訂,我的小組成員分別來自日本、法國及哥倫比亞。 在布里斯本的明媚春光下,我們在Brisbane EF往South Brisbane Station的途中攔下了一對來自墨爾本的夫妻,老夫妻牽手走過幾十年,現在已經退休,冬日裡到北方的布里斯本避冬,在暑氣漸增的11月再回到墨爾本,像一對候鳥,夫妻倆都喜歡旅行,如數家珍地算著去過的地方,聽著都讓人好羨慕。 告別了親切的老夫妻後,我們又在South Brisbane Station前廣場遇上了正準備上班的先生,百忙之中撥了一點時間給我們。上班族先生不喜歡旅遊,大概

旅居周記 Travel Diary|不遠行的日子,我在布里斯本的咖啡館裡

在澳洲的第一個月,因為臨時預約,不得不住在費用昂貴的學生宿舍,我給自己訂下了一個節約方案,包含各種娛樂費、旅遊的交通費和門票費,一個禮拜將花費控制在100澳幣以內。 除了偶爾一次的聚餐,多數的時候,我的餐食是Woolworths 或Coles便宜的熟食或用1/2 Price的食材、亞超買來的冷凍水餃煮的午晚餐,偶爾吃吃美食街,遇上T之後也會有幾頓價格不高但超出預算的晚餐,還好澳洲的餐食份量不少,一餐作兩餐吃,也不算超出太多。 省吃減用的目的是能到處旅遊、多體驗當地生活,能在周五夜裡的Cafe & Bar 來上一杯酒精飲料再聊聊天,與語言學校的朋友們在周五下午來頓分別前的午茶。我在布里斯本過還沒過膩的日常,一切簡單又美好。 後來,離開City搬到西區的West Lake ,金錢的壓力突然解放,很多時候,在下了課的午後,來不及遠行,我就窩在市區附近的咖啡館裡,看看英文或者寫寫手帳,點一份小食配著尤其鐘愛的Chai Latte,享受澳洲人熱愛的咖啡時光。 那是我遊手好閒的三個月間,沒什麼忙著要做的事,探索與放空便是最重要的事。 教堂鬆餅 Pancake Manor Pancake Manor是布里斯本有名的教堂鬆餅,也是這裡少見24HR營業的餐廳,除了賣鬆餅,也有幾道主食。 其前身為St Luke's Church of England,建於1904年,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於1992年被列入昆士蘭的文化遺產中,後來因Pancake Manor的進駐而成為著名的教堂鬆餅。 那是到布里斯本以來,第一次跟一群日本人一起吃飯,原本只是約了班上的幾個日本女孩,但後來越來越多人,就形成兩個台灣女生跟一群日本女生一起吃飯的局面。 鬆軟的Pancake跟甜香的奶味與麵粉味,還不錯吃但算是中規中矩爾爾,其實在台灣能吃到更好吃的鬆餅,但能在百年歷史的教堂裡吃鬆餅就是特別難得的經驗了。 一個人的咖啡時光,Suburban West End South Brisbane旁的West End聚集了許多特色咖啡店,Suburban West End就位在EF Brisbane附近,也就成了我第一家獨自到訪的咖啡館,與美味的班尼迪克蛋與有些過奶的抹茶拿鐵渡過了一個看著英文卻昏昏欲睡的下午。看著戶外區的人來來去去

旅行教我的事 The Lesson From Travel|在異鄉,我才真正學會出發

我恆愛旅行,然過去與現在不同。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裡,旅行相較於過往顯得輕而易舉,隨隨便便上網一查就能有上百個攻略文,教那些必吃必玩。 從前,我就是個老愛把旅行掛在嘴邊嚷著,列了一份長長的願望清單要實現,每打一個勾都會興奮無比的那種女孩。 可那時,旅行的意義在於征服,總是會約了朋友、訂了目的地才出發,並且只在乎抵達。 出走澳洲的日子裡,重新定義了旅行在我心目中的意義… 出發前我對澳洲一知半解並且毫無準備,只是簡單地找了間語言學校、買了月充的門號卡、買了張機票再辦了簽證,自信滿滿的就想要出發。 當時,我以為自己會在移民澳洲的親戚的庇護下輕而易舉地度過旅居異鄉的三個月,誰知卻遇上親戚突然有急事需要回來台灣,不得不倉促地找了間學生宿舍安頓好自己。 我開始感受到遲來的不安,在得知消息的往後幾天都在想著是不是別去了。 但思考未果,出發的日子就到了。 出發那天,我在機場與家人道別,一個人走進登機門,直到飛機起飛後關了燈,雀躍、期待、不安、害怕,無處宣洩的情緒交雜成複雜的情感,讓我在午夜的飛機上大哭一場。 但…或許是這樣的計畫趕不上變化,才讓我有機會真正愛上旅行。 一個人住在學生宿舍的日子裡,意外地成為這趟旅居最棒的驚喜,我開始學習一個人面對人生地不熟,學會生活也學會啟程,從開始的結伴出遊到一個人的旅程。 在澳洲的日子裡,我的旅程不需多做計畫,只要簡單地查了交通方式然後帶上方向感就能出發,自己就像是張白紙,每段旅程都能為我添上一筆,我總是早起,從不睡到太陽曬屁股,經常匆匆吃了早餐就出門,因為渴望著啟程。 那時,生活即是一場場冒險。那些在台灣對我來說是天方夜譚的小事,在那裡都成了真實發生的事。 我可以在一天裡搭乘來回將近五個小時的交通工具跳島,坐在當天第二班由西區開往City的450路公車上,望著漫漫路程中的尋常風景放空,只為了一條絕美的沿海步道,最後在面海的咖啡館寫下給男友的情書,並收穫了一段巧遇。 也可以每日祈禱著禮拜四的午後放晴,為了能順利到達陽光海岸的內陸山區,一個人徒步走過2公里的路程,再登上恩崗崗山,親眼看一看Gubbi Gubbi族神話中的山群。在往北的火車上看到一片美景,就決定起身去找一座森林,最後在猶豫之間還是搭上了澳洲陌生人姐姐的便車回到火車站。 我曾想過到了澳洲能去趟黃金海岸,擁有一段像樣的旅程,見一見異國風情就很好,卻在旅程中發現自己擁有太

旅行教我的事 The Lesson From Travel|該不該「溫良恭儉讓」

在澳洲的語言學校遇過一個中國人,三十多歲,在中國經營幾間酒吧,該算得上事業有成。他拋下工作,到澳洲旅遊幾周,也上一上語言學校,帶了多少錢出門就花光了再回家。 因為沒有太多接觸,我對他的印象很模糊,甚至不記得他的樣貌,卻時刻想起在與共同好友一起的聚會中,他帶著微醺的語氣說:「台灣人最大的特質就是溫良恭儉讓。」。 那個晚上,在場的人輪流請酒,酒喝過好幾輪,略帶醉意的聊起離開語言學校後要做的事,有人要開始旅行、有人要打工度假、也有人準備回家。 那個晚上,我在續攤的Casino體驗中因為沒帶護照而被Casino拒於門外,包包還跟朋友一起鎖在Casino的置物櫃裡,沒了房卡也回不了宿舍,我一個人等在Casino前的廣場,看著對面露天bar歡鬧的Party,反覆想著這句「溫良恭儉讓」。 所謂「溫良恭儉讓」,或許該是誇獎,可當身處異鄉的時間長了,我卻時常想起這句「溫良恭儉讓」,是不是也正意味著壓抑與成全。 我生在一個非常傳統的大家庭,親朋好友你一言我一語,說來說去也逃不過相互比較與多管閒事,家庭與社會教會我們要恭順、要謙讓、要聽話,聽話地選擇安穩生活的保險牌,念書、畢業、升學、就業,走上千篇一律的生活方式,我就天真地以為安穩就是最好的生活,直到離開了舒適圈、走入異鄉,我才發現什麼叫做”Follow your heart!”。 許多書裡都義正嚴詞的提起:「不要去在乎別人怎麼想,不要太善良。」,可這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好難,或許因為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很難不去猜想別人怎麼想,甚至會開始對號入座、憤世忌俗。 但一旦逃離了依附關係,在一個沒有人認識自己的環境,我便開始學會與自己相處,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原諒自己、接納自己,學會在「該」與「不該」間取捨。

旅居周記 Travel Diary|民以食為天|美食與文化的熔爐,布里斯本的幾次食事與各國美食

澳洲的飲食文化 關於澳洲的飲食,早餐多以麵包吐司或者水果沙拉配牛奶居多。中午通常外食會選擇隨處可見的超市或者方便的美食街、熟食店,通常是派或者速食,但也常可見以壽司捲、三明治或者各國料理外帶餐盒等便食的食物。而晚餐通常會與家人或者朋友聚在一起,吃些較為正式的西式晚餐。 記得我剛到澳洲時曾問過住過澳洲的朋友有沒有什麼必吃的料理。 「必吃的料理?袋鼠肉嗎?」他說,也許是一時想不到特別的美食。 但對於外來者而言,吃袋鼠肉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事,即使袋鼠肉在澳洲普遍到連超市也可以看到,不過據說非常的不好吃就是。 Sunday&Monday Special@Communal Bar & Eat House 在布里斯本的第一周,因為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上哪吃飯,總是草草的買三明治或者煮個麵充飢,除了有次與同學一起到了學校附近的餐廳吃飯,也沒能好好的品味那裡的美食。 第二周的星期一,是個因為前夜的徹夜難眠而顯得特別憂鬱的星期一,因為長期生放假的緣故,兩個禮拜的課程都是從8點15開始,所以也在中午就早早的下了課。 那天本想著下課後回宿舍補眠卻意外得知了Communal Bar & Eat House星期一活動的消息,便著同學們到Casino前的這間Coffee &Bar 吃午餐。 在Communal,每個星期一跟星期天都有$10 AU的Steak Special,大約台幣250的牛排餐,在布里斯本這個吃飯特別貴的城市中,顯得特別的親民。 不沾醬也很夠味的牛排,熟度Medium,比想像中還要再熟一點,點Rare Medium感覺更適合,所以第二次造訪Communal便改點了Rare Medium。 生菜有一點點苦,不知道是什麼菜,小小的嚇到。 在盛夏的布里斯本吃冰 CONNOISSEUR 在華人圈子裡十分有名的月亮冰,傳聞只要是Woolworths的月亮冰半價的期間,背包客與留學生都會像冰淇淋不用錢一般,在冰箱裡添入許多桶月亮冰。 Gelato Messina Gelato Messina,來自雪梨非常有名的冰淇淋,就在學校附近的墨爾本街上。 一球$4.8AU,就相當於半價的月亮冰,但義大利冰即使是在台灣也是不便宜。 Gelato Messina的冰淇淋口味非常多還可以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