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推薦

沖繩快閃 Okinawa Flash Trip|地底世界玉泉洞,30萬年歲月慢工出細活的精雕細琢|傳統舞蹈SUPER EISA太鼓秀

最近的文章

九州漫遊 Walk in Kyushu|阿蘇九重國家公園|到阿蘇火山,看壯麗火山與蒼翠高原交織的絕景

阿蘇火山|魂牽夢縈的心之所向 我們在降落福岡的第一晚取好JR Pass,預訂了福岡往熊本的新幹線,計畫是在熊本搭上最早一班九州橫斷特急的車往阿蘇,再搭上火口線從阿蘇車站上山。 離開阿蘇的幾週後,阿蘇火山口因為火山活動加劇而封閉,在禁令解除前,火山口見學被禁止,騰騰蒸氣的火山暫時無法接近。 萬幸的是,即使天氣不甚完美,我們仍在火口親眼見證白色硫煙從湖水綠火口池中騰騰上升。 在濃霧間,火山口的相貌時隱時現,襯著目光所及的荒蕪惡地,竟多了幾分蒼茫的遲暮感,蠻荒的地貌被大雨浸濕、滾滾火山煙消失在濃霧,一幀幀像是灰白的膠片電影,有種流暢性欠佳的斷片感 美國詩人 T.S. Eliot 的作品《Four Quartets》提及“The journey, not the arrival, matters. 重要的不是抵達,而是旅程本身”。 在過去的每一趟旅程裡我深刻體驗「旅途」的重要,但作為假期不多的上班族,我總會盡力讓旅程圓滿,但那些或多或少都會有的遺憾不可避免,小而深刻的遺憾為旅途寫下未完待續的分隔線,對我而言,旅程與抵達同等重要。 離開阿蘇的幾週後,阿蘇火山口因為火山活動加劇而封閉,在禁令解除前,火山口見學被禁止,騰騰蒸氣的火山暫時無法接近。 阿蘇九重山國家公園|壯麗火山與蒼翠高原交織的絕景 阿蘇九重國家公園位於九州中央地帶,範圍涵蓋熊本縣與大分縣,以雄偉的阿蘇山群與九重山群為核心。這裡擁有連綿山巒、壯觀火山地貌與豐富生態系,加上天然溫泉資源,為九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觀區之一。 其中,阿蘇山與許多山群一樣,並非一座山的名稱,而是由「高岳」、「中岳」、「根子岳」、「烏帽子岳」與「杵島岳」五座山岳組成的山群,而這其中廣為人知的破火山口位在中岳,長年冒煙的火山口吸引了無數人不遠千里而來,標誌性的意義也成為熊本「火之國」的由來。 中岳的破火山口*幅員遼闊,東西寬約18公里、南北長約25公里,為火山噴發後,熔岩冷凝收縮而使中心火山椎塌陷所形成的巨大凹地,在火山石與火山灰組成惡地中心騰騰硫煙從湖水綠的酸性池中向上冒,地貌蠻荒而壯觀。 雖然山頂幾乎寸草不生,山腰的草千里卻有一片綠草如茵,是遊客賞景與散步的熱門地點。 搭乘產交巴士從山麓一路上山,可清晰感受到地貌與植被的變化,山腰的綠意在接近火口處逐漸淡去,最終只剩幾株頑強的小草絕處逢生,從青綠到灰褐,呈現截然不同的視覺對比。 *破火山口...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走入森林與瀑布,在大自然裡深呼吸

在傳統裡稱得上「喜喪」的告別式裡,我突然想起那些年過九十的人,歷經過變動的大時代,正值中年的父母輩也曾走過戰後貧瘠且沒飯吃的童年,數來現世安穩的好日子不過數十年,大時代的顛沛流離也從未真正遠去,飄洋過海的遠方仍有烽火連天的苦難,而我們走過的路,無法同感苦難帶來的痛楚,享受著其實難能可貴的一切。 五月的最後一天,是日正當中的端午,渡過了總是陰雨的梅雨季節,才終於又有一天放晴的休假日能踏出步伐,到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新北三峽近郊,為雪山山脈西南麓、海拔約500至600公尺,離熱鬧的三峽老街大約30分鐘的車程,名字「滿月圓」來自自山巒起伏的弧線,屬中低海拔森林帶,終年氣候涼爽、雲霧繚繞,是炎炎夏日裡的清涼聖地。 滿月圓的林業史,開始於清領時期的1825年(道光五年),三峽地區因從事樟腦貿易而設置許多腦寮,從事砍伐樟樹及熬練樟腦事業,直至1895年清朝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 上個世紀初的日治時期,日人公佈台灣森林令,在因樟腦來源消減而沒落的三峽山區發展林業,伐採肖楠和牛樟,並改種柳杉,而後二戰結束、國民政府遷台,如每一座森林遊樂區相似的發展故事,滿月圓用為林業發展直到禁伐令頒布,並於1988年被列作森林遊樂區,範圍包含處女瀑布、滿月圓瀑布與蚋仔溪沿岸 台灣的林業史隨著台灣近代史,在不斷割讓與易主的過程、在改革與變遷中,森林仍張開雙臂溫柔地迎接往來過客。 【Info】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開放時間 周一-周五:08:00-17:00 處女瀑布|來自森林的芬多精饗宴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內最知名的有兩處瀑布,那滿月圓瀑布與處女瀑布,通往兩座瀑布的路從森林小舖分岔,而處女瀑布的位置還要向上走約25分鐘,途中步道為碎石路,說不上困難,但路程不太好走。 林蔭步道盡頭等待房客的是從岩壁上傾瀉而下的處女瀑布,水花飛濺成銀白浪花在空中綻放,如同未經世事的少女,潔白、柔軟、並有著清澈的靈魂,站在處女瀑布之下,迎面是陣陣沁涼,每一口深呼吸,都是森林贈與的甘露。 處女瀑布的水源來自大豹溪上游的支流-羌子寮溪,溪流彎繞山谷,一路潺潺而下,最後注入大豹溪,最後三峽河、淡水河匯流後流向大海。 其他文章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穿梭林間的太平山蹦蹦車鐵道,串起一代林業故事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CNN欽點的最美小路,走入舊鐵路行駛的苔蘚森林中|見晴懷古步道 東眼山國家...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回憶林業史,太平山林場木材集散地

在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買了森林旅遊護照,翻閱著森林旅遊護照的範疇,在其中找了個最好到達的羅東林業園區,以此為起點,開始集章之路。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回憶林業史,太平山林場木材集散地 年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經常憶當年的大人,年輕的記憶卻比任何一段時期更深深刻在骨子裡。 羅東林場,座落在市區的城市綠洲,在林業發展時期是太平山林場的木材集散樞紐,羅東森林鐵道從山下的竹林車站一路開往 太平山 山腰的土場車站,全程約37公里,用以承接來自太平山森林鐵路的林木,一列列來自太平山的木材被運往羅東,並以園區內的松羅埤作為貯木池,保管來自山上的珍貴檜木。 佔地約20公頃的羅東林場在林業隨著禁伐令落下帷幕後,於2004年被規劃做自然與教育的文化景點,貯木池被規劃做全長1400公尺的環湖步道,昔日的鐵軌與火車頭靜卧在綠意裡,供給民眾運動踏青的空間,舊時的火車站與日式宿舍則化為展示館,娓娓道來台灣近百年的林業歷史。 由於家族中許多成員從事與林業相關的工作,羅東林場也承載了我母親童年記憶中的種種。從林鐵中繼站的三星天送埤一路往山下的羅東,她的生活便與林場緊密相連。如今供民眾參觀的「森動館」,過去曾是她的爺爺與大伯攜家帶眷所居住的員工宿舍;腹地廣闊的貯木池周邊,則是她童年記憶中最熟悉的遊戲場。 她在這無數個放學後的傍晚與寒暑假,而時光荏苒,如今已經過數十個寒暑,再走一趟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那段無憂無慮的日子,卻彷彿仍在昨日。。 *貯木池的功用: 1. 木材若長期暴露在陽光下,表面容易龜裂。浸泡於水中,可有效減緩日曬對木質的傷害。 2. 就樹種特性而言,紅檜與扁柏富含天然油脂,可阻絕水分滲入,避免腐朽。此外,樹幹中所含的樹脂亦需經由長時間浸泡稀釋,使木材得以更長久地保存,延續其價值與壽命。 其他文章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穿梭林間的太平山蹦蹦車鐵道,串起一代林業故事 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CNN欽點的最美小路,走入舊鐵路行駛的苔蘚森林中|見晴懷古步道 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漫步在林蔭小徑,探訪人工柳杉林與林業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