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角落,看似平凡的鐵道旁,藏著難以啟齒的陳舊故事。
基隆曾是軍營駐紮的重地,四處也有許多防空洞,隱身於城市間;國道下的旭川,是昔時基隆人排放生活廢水的地方,颱風時溪水暴漲的時候,總會傳來陣陣難聞的氣味。
而基隆的鐵路街,是這座港口的紅燈區,當曾經的繁華落盡,而今看來只顯得悲傷。
基隆港繁華一時,也曾是碼頭工人聚集的地方,排班制的碼頭工作讓工人們在休息時也走不太遠,年輕而無處宣洩、賺了錢也沒地方花的工作型態,衍生了碼頭區的摸摸茶與紅燈區文化,而鐵道街附近的小學,在民國政府初期曾是軍營,精力旺盛的軍人們與基隆港工人在鐵道街周邊聚集,讓鐵道街的紅燈戶繁華一時,在基隆港的極盛時期,短短的街道內便有三十戶紅燈戶,十來歲的年輕妹妹,迫於生活的無奈,打扮的花枝招展,在街區裡攬客。
後來,港都沒落,滯留在基隆港的碼頭工人銳減,軍營也改建成小學,鐵道街的紅燈區也隨之蕭條,留下來大多也是無法自力更生的中年婦女,因為周邊居民的抗議再無法主動攬客,便在透著紅光的狹小空間裡,穿著暴露的衣服、隔著鐵窗等待買芳客的到來。
而如今,僅存的幾間紅燈戶,大多將自己藏身在舊式卡拉OK店背後,在久不更新歌單的卡拉OK機之間。
導覽之後…
導覽完畢後,我們隨著導覽團隊走入一家茶室,與真正的紅燈區不同,茶室裡沒有站在鐵窗前、穿著裸露的小姐,但也免不了有幾分不尋常的氣息。
導覽團隊原先預定的座位區已經坐了一組臨時來訪的客人,喝著茶與酒、唱著陳舊的歌曲,店裡的媽媽桑與帶隊的小姐姐討論,提議讓我們到二樓的小閣樓坐坐,於是、我們沿著狹小的樓梯走上小閣樓,木板隔間裡低矮的天花板,一不注意就要撞上頭,昏黃的燈光晃眼,一時間讓人有些頭暈,媽媽桑送來台灣啤酒與茶,看見同團的外國團員就吆喝著要乾杯,用沙啞的酒嗓盛情招待。
只是,不知道這樣的熱情,是否也有幾分無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