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浪漫的體質》看到《三十而已》,30歲的青年危機似乎在受到儒家思想影響的文化裡都是一個難解的問題。
《浪漫的體質》以邁入輕熟女的閨蜜間遇上的工作、感情、生活問題為主軸,演得是平凡日常,沒有太多激盪的高潮,溫柔繾綣卻輕輕撥撩著心情。
相逢不順眼但後來天雷勾動地火的;相識相戀卻最終敗給命運的;朋友多年最終走在一起的;相愛多年最後沒能在一起的。
《浪漫的體質》談愛,甜美又傷人,沒有愛情劇裡強烈的濃情,卻更貼近人生。
30歲的成長痛
儒家思想散佈整個東北亞,孔子先生口中的「三十而立」影響數千年後的莘莘學子,卻成為晚熟的現代人成長中的一道牆,面對三十歲仍一事無成的恐懼,就好像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大人」。
30歲在即,最近在朋友的聊天裡頻繁地出現對於未來的不安,我們各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煩惱著相似的以後。
彷彿前幾年還在揮霍著青春,過幾年便紛紛開始準備定下來,朋友間聊天的話題從吃喝玩樂換成誰已經結婚生小孩、誰又遇到哪些家庭問題。
奔三的成長痛在我們的心裡翻滾攪動,發出惴惴不安的共振,還想著要再任性個幾年,卻也不得不面對自己早已經不是小孩。
誰不是呢?在半生不熟的年紀裡跌跌撞撞的成長著…帶著結痂的傷口繼續往前走。
關於「浪漫的體質」那些喜歡的話
(1).懷抱著那一點點的美好回憶,撐過只有辛苦的大部分時間。
(2).對逝去的戀情梗梗於懷並不是件丟臉的事,這是你撐過那段痛苦的時光所該擁有的權利。
(3).機會這種東西都被皺紋偷走了,年紀越大越難遇到機會。
(4).雖然愛會變,但事實不會,我們愛過。
(5).這世上沒有人是偉大的,也沒有特別差勁的人,也不用考慮這份心意是短是長,就算心裡想著要走得長久,但身體也跟不上,這就是人,別浪費時間了。
(6).即使疲倦,也想變得幸福;雖然疲倦,但也很幸福。
(7).那樣懵懂無知的我們,但不否認想重新開始的我們也十分了不起。
(8).雖然有所失去但我不覺得失敗,因為我們充分擁有許多美好的時光。
三十歲,然後呢?
在看完了《浪漫的體質》之後,突然就想要問問自己,對於即將到來的30歲,是否也既迷惘卻又充滿幻想呢?
1.即將奔三的你,現在還好嗎?
怎樣才算不負青春的20幾歲呢?如果還無法確定自己的方向,那麼就努力留下些難忘的回憶吧。
過了20歲之後,每過一次跨年都會燃起細微的惆悵,青春的影子隨著煙火的餘暉消逝,每過一年就更淡了一些。
2017年的最後一天,我在日記本裡寫下:「回首2017年的每一天,被狂熱的追星與遊手好閒的旅居生活填滿,在倒數2018的時刻回頭望,這樣每天每天都充滿驚喜與期待的日子裡,至少我可以肯定自己沒有白活。」
在某天,與朋友討論起是否覺得自己20多歲的日子裡活得值得,於是我開始逐步回首20多歲的每一天。
我的20幾歲,養了一隻貓;第一次寫網誌;買一台相機記錄生活,然後開始迷戀攝影;畢業、工作然後辭職飛往澳洲旅居;獨旅、挑戰極限運動;寫了人生第一篇支薪的徵稿…
不能說毫無遺憾後悔,但至少有留下些什麼值得懷念。
小時候的夢想大大小小,或許實現的速度並不算太快,但卻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們正一點一點的在完成。
所以怎樣才算是不負青春呢?自己覺得值得便是值得。
2.30歲該是什麼樣子呢?
也許…30歲就是還沒有準備好要成為一個足夠成熟的大人,但若說自己還是孩子也太厚顏無恥的年紀。
那天,我坐在從南崁回台北的客運上,看著網路上描述《三十而已》的文章,文章中說著這個世代的30歲焦慮,來自於沒車、沒房、沒事業、沒存款、沒伴侶──似乎沒有人喜歡 30 歲的自己。
「30歲是怎樣的年紀呢?好像有點可怕。」在行進的客運中傳訊問M,還在工作中的M並沒有立刻回覆我。
「大概是還沒有準備好當一個獨當一面的大人,但說自己還是孩子也太厚顏無恥的年紀吧。」我想了想,然後自問自答。
回想我的前半生,在父母的庇蔭之下,該可以算是個人生勝利組。
沒有天大的煩惱,但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快不快樂,若要說少了點什麼,那大概是自由。
在父母給予的富足環境下長大,卻也因此備感壓力。
30歲會是怎樣呢?這樣的問題沒有正解,而我也還不敢想像,甚至非常害怕30歲的到來。
30歲就會更好嗎?還是會更差呢?誰知道呢,只能努力把每一個當下都好好過,即使還有許多迷惘。
3.30歲的你還會對明星心動嗎?
追星這件事,像是把握不住的幸福變得容易一些,在螢幕前大笑、心痛、心動,小小的回報都能感受到大大的滿足。
朋友問我,是不是直到30歲還會喜歡上這些少年們?
那些初踏入20代的孩子們,偶爾像個小大人,偶爾也還保有孩子般的純粹天真,吵吵鬧鬧卻又彼此珍視,這樣有些矛盾的特質,在我眼裡看來就是特別可愛又充滿魅力。
即使這是一場終將落幕的青春電影,但這個當下,少年們朝著同一個方向奔跑的模樣如此耀眼…讓人忍不住想要為他們應援。
每當看著那些少年們,就會想起《好好》這首歌…在最美好的時光裡相遇,然後分別。
人與人間的相遇、別離,在有限的時間裡同行,創造好或不好的回憶,而我們也是…
螢光幕前的投射,讓我們也看見自己的影子,或想要成為的樣子,然後從中得到力量。
只要不過分耽溺,又有什麼不可以?
留言
張貼留言